《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 | 上海報道
經常使用“隨申辦”的上海市民最近發現了這個小程序的變化,查詢“核酸采樣點”時,打開時不僅能看到所有固定以及便民采樣點距離自己的位置遠近、服務時間,還能看到核酸采樣點當前狀態是“空閑”“休息”“較忙”還是“繁忙”。
原來,為方便市民核酸檢測,上海市進一步加快布局建設常態化核酸采樣點。
截至5月5日,上海市已布局設置常態化核酸采樣點9021個,其中,設置在醫療機構等地的固定采樣點1221個,設置在居民社區、地鐵站周邊、辦公樓宇等地的便民采樣點7643個,另有流動采樣點(采樣車)157個。
目前,上海市測繪院已推出了常態化核酸采樣點地圖2.0版。在新版地圖中更新了核酸采樣點位數據、優化完善了功能,操作使用更加便捷、用戶體驗更加舒適。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近期獲悉,浦東新區政協常委肖本華早在今年3月就向市政協提交了兩份建議《建議上海加快設立核酸檢測流動采樣點》《借鑒深圳經驗,建議在隨申辦中增加核酸檢測點動態查詢的內容》,文中部分內容被采納。
“3月初,上海還沒有實施靜態管理,我做核酸要從浦西跑到浦東,有時還要去醫院核酸檢測,感覺非常不便捷,加之看到有人員聚集存在風險,我就開始研究外地的具體做法,思考上海能否借鑒。”肖本華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
肖本華認為,在今年抗擊新冠疫情中,深圳采取了核酸檢測固定采樣點和流動采樣點相結合的方法,取得了明顯成效。
如深圳福田區一方面設立了36個核酸檢測固定采樣點,供市民免費進行核酸采樣,居民不僅可以通過電子地圖了解這些固定采樣點地址及采樣時間,而且可以根據當前定位自動檢索附近核酸檢測點,方便快速前往;另一方面,福田區還實施名單化核酸方式,組織4237名醫護人員組成專業化采樣隊,進小區、進城中村,采取上門服務加小區點位的方式。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海濱社區設置了1個固定采樣點+4個流動采樣點,固定點是全天采樣,全員核酸檢測期間只開放給海濱社區居民,流動點會提前通知居民,避免大家聚集;此外,老人、學生等特殊群體還可享受優先采樣;不方便下樓采樣的,社區會統計數量匯總報街道,提供上門采樣服務。
為了全覆蓋、近距離做好核酸檢測的便民服務,肖本華建議上海在增加核酸檢測固定采樣點的同時,借鑒深圳經驗,科學設立核酸檢測流動采樣點,比如在學校、商場、園區、商業樓宇、居民小區、農貿商場等人流密集場所設立核酸檢測流動采樣點。
肖本華指出,在建設各類形態核酸采樣點的同時,深圳注重采樣點的信息動態查詢,這樣不僅可以更加方便群眾,也能夠減少各采樣點人員聚集的風險。如深圳市龍崗區不僅可以通過海報掃碼、政府公眾號菜單欄和政府公眾號后臺回復關鍵詞查詢各核酸采樣點信息,而且查詢內容還包括人員密集程度、是否休息中、是否面向全體市民采樣和支持一鍵導航等四個方面。
肖本華長期關注區域經濟社會研究,他回顧道:“當時上海在‘隨申辦’中也有核酸檢測點查詢欄目,包括列表和地圖兩種形式。其中列表主要介紹了各檢測點的地址、預約方式、提供服務時間、距離遠近,地圖也有導航的功能,這對方便群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總體上以靜態查詢內容為主。隨著我市采取‘固定采樣點+便民采樣點+流動采樣點’的方式,各采樣點和服務時間是每天需要實時更新的,這種查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實際需要,因此建議借鑒深圳經驗,在隨申辦中增加核酸檢測點動態查詢的內容。”
支付寶“隨申辦”中“核酸采樣點”的顯示頁面
為此,肖本華建議:
一是動態更新各采樣點顯示人員密集程度。如可顯示暢通(排隊時間<15分鐘)、忙碌(排隊時間15-30分鐘)、擁堵(排隊時間>30分鐘)三種情況。
二是動態更新各采樣點服務狀態。一旦采樣點當天結束采樣,頁面應及時顯示當前狀態為“休息”。
三是動態更新各采樣點服務人群。隨著上海采取多種形態的采樣點,其服務人群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建議在查詢欄中及時公開顯示。如可在“服務人群”一欄標注:大數據專項人員、黃碼人員、購藥人群等,只面向部分人員開放;若標注“有核酸檢測需求的人員”或“其他有核酸檢測需求的人員”或“愿檢人員”,則是面向全體市民開放。
四是更加方便市民一鍵導航。建議將目前“隨申辦”核酸檢測點查詢中的“列表”和“地圖”兩欄合并,可采取在每個采樣點右側設置一個“地圖導航”圖標,點進去即支持騰訊地圖、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的一鍵導航。
責編:郭霽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